考前20多天怎么做?这里有总体规划+每日时间安排+3门主科备考建议
作者:ljzkw         发布时间:2019-05-15 07:52:18

 今天距离高考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2019年高考最后冲刺已经悄然来临。我们该如何度过紧张又充满希望的最后二十多天呢?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,下面小编先提供一些建议,欢迎大家留言交流!

 

总体可分为两阶段

 

1、5月20日前,仍延续以前的学习方法。

 

充分利用能够学习的时间进行学习,如晚上可以学到熄灯甚至更晚,早上适当早起加强学习,但以保证第二天上课不疲劳为前提,中午时间(住校生视自己的具体情况可以学习或休息。

 

这样做有两个好处:

 

① 学习时间适当加长,掌握更多知识。

 

②主要是增强自信心,避免担忧失败心理。由于自己努力学了,自己没有比一般同学付出的少,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,增强了自信心。

 

2、5月中旬到6月初,进入调整阶段。

 

主要工作:

 

①复习以前的错题本;

 

②浏览以前考过的摸拟卷,真正进行查漏补缺工作,不要再过多地做练习了(不是不做),可能有的老师发的题很多,你可以选择性地去做,可以不用全都做。

 

③考前头几天不要太放松,特别是高考前几天,更要合理安排复习计划,不要在这几天里再学新知识。主要精力是有计划地浏览记忆重点知识点。

 

每日学习安排


以下每日学习计划安排,是在课中或课后有余力建议做的事,可参考进行。

 

早上6点-8点:一日之计在于晨,对一般人来说,疲劳已消除,头脑最清醒,体力亦充沛,是学习的黄金时段,可进行全面复习

 

早上8点-9点:据试验结果显示,此时人的耐力处于最佳状态,正是接受各种“考验”的好时间,可安排难度大的攻坚内容。

 

上午9点-11点:试验表明这段时间短期记忆效果很好。对“抢记”和马上要考核的东西进行“突击”,可事半功倍。

 

正午13点-14点:饭后人易疲劳,夏季尤其如此。休息调整一下,养精蓄锐,以利再战。最好休息,也可听轻音乐。但午休切莫过长。

 

下午15点-16点:调整后精神又振,试验表明,此时长期记忆效果非常好。可安排那些需要“永久记忆”的东西。

 

傍晚17点-18点:试验显示这是完成复杂计算和比较消耗脑力作业的好时间。这段时间适宜做复杂计算和费劲作业。

 

晚饭后:应根据各人情况妥善安排。可分两三段来学习,语、数、外等文理科交叉安排;也可作难易交替安排。

 

以下是一位高考优秀学生的每日作息时间表,提供参考:

每天6:00起床

 

6:30-7:30复习英语

 

7:40-9:40复习数学

 

9:50-11:50机动安排

 

中午午休

 

下午2:00-4:00复习化学

 

4:10-6:10复习物理

 

晚上2个小时复习语文

 

其余时间机动。在每一门课的复习中,不同阶段以不同内容为主,多看课本或多做习题,要掌握好。

 

应对考前高原反应

 

同学们在此阶段若出现了“答题高原期”(即答题时思路不清,精力总是不集中,烦燥苦闷),说明已经努力学习了。这是多数同学必然出现的情况,不要悲观,怨天由人。

 

方法:

 

①做练习时降低难度。模拟考的难度往往要比高考难。

 

②系统地做一下前两年高考题,你会发现原来自己学得还不错,高考很有希望,信息大增,借此东风顺利地度过“答题高原期”。

 

调整好心态

 

若同学们在此阶段还有什么心理疑惑或不踏实的地方,那就请你放下沉重的心理包袱,轻装上阵,此阶段不去关心上什么大学,考上与否,而应一颗心两种准备,常这样想:


考上固然好,考不上,也不要灰心,高考并不能决定你的全部人生。


只有这样你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,考出理想成绩。

 

临考阶段,最重要的就是建立自信心,即不管别人怎么评价自己,要相信自己:经过平时的努力和充分的复习准备是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的,即使不能完全达到,只要尽力而为,也就没什么遗憾的了。

 

在高考前,若同学们的情绪过于低落,精神萎靡不振,则可能导致高考失败。导致情绪涣散的原因很多,如缺乏考试动机,心境不佳,生理低潮或疾病等。

 

要使自己紧张起来,进入兴奋临考状态的一个有效方法是:制定细致的时间表,每周、每天的任务都合理安排。


若自己严格按时间表学习,数天后,涣散情绪便会消失,或到有学习气氛的地方学习也可增强学习紧迫感,看到别人都发愤苦读,你也会身不由己地融进这种气氛中,以缓解自己考前的过度紧张情绪。

 

考试策略

 

①认真阅读考试说明和注意事项。以免弄错某一项内容丢分。

 

②答题时先易后难,稳扎稳打。做题时最好一次成功,不要期望全部做完后,再认真检查;就算是有检查时间,也不要盲目改正答案,因为做题时第一印象成功率较高。

 

③只要不倒扣分,尝试回答所有问题。

 

④检查技巧,主要检查有没有漏做的考题。涂卡有无对错题号的。

 

语数英复习

语文

 

首先是作文,要给文章增添亮点。最后20多天要注重以下训练,要在审题基本正确、内容基本充实、结构基本清晰、语言基本流畅的基础上,增加到位、独特、新颖、著名的事例和精彩的句子、精巧的结构、精彩的开头、精彩的结尾、独特的构思、深刻的主旨等。


语言的“亮点”包括:一个精妙的比喻;一句恰到好处的名言、反问、设问;一个排比句;一个反复、照应。

 

第二是复习的争分点。现代文阅读要注意:1.读懂原文,把握语境;2.定性准确,思路清晰;3.理解全面,表达到位;4.博闻多思,增加底蕴。现代文阅读中的名言警句,是记忆性的东西,每个人都应该拿到手。


阅读文章时要注意整体感知阅读,从中提取重要信息,具体阐释和抽象概括。

 

对于诗歌题,其一,在最后的几十天里,建议用提供常用术语供选择的方法,聚焦学生的思维。例如:《采桑子》晏殊运用拟人、衬托的手法,还用了直接抒情、间接抒情、借景抒情、托物言志、叙事抒情、直抒胸臆的手法,通过景物渲染了愉悦欢快、赞美仰慕、离别伤感、豪迈旷达、闲适恬淡、相思悲苦、坚守节操、愤世嫉俗、忧国忧民的情感。


其二,最好采用总分总的形式,先观点再分析,然后再总结。

 

最后的复习要注意跟着老师走,每周一套的试卷,要吃透,不要以量取胜。自己找弱项,强调多问。

 

总结:试卷干净、整洁、不要写错别字。

 

数学

 

1.考前要回归课本

 

考前要回归课本,掌握了教材就把握了考试的根本。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考查的内容分类整理,理清脉络,使考查的知识在心中形成网络系统,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每一个考点的内涵与外延。

 

在建立知识系统的同时,同学们还要根据考纲要求,掌握试卷结构,明确考查内容、考查的重难点及题型特点、分值分配,使知识结构与试卷结构组合成一个结构体系,并据此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复习结构,使复习效果事半功倍。

 

2.查漏补缺很重要


要加强对以往错题的研究,找错误的原因,对易错知识点进行列举、易误用的方法进行归纳。找准了错误的原因,就能对症下药,使犯过的错误不再发生,会做的题目不再做错。同学们还可两人一组互提互问,在争论和研讨中矫正,效果更好。

 

3.掌握好“看和做的时间分配


好多同学都觉得几天不做数学题后再考试,审题就会迟疑缓慢,入手不顺,运算不畅且易出错。所以每天必须坚持做适量的练习,特别是重点和热点题型,防止思想退化和惰化,保持思维的灵活和流畅。特别是停课复习期间,更要掌握好看和做的时间分配。

 

4.规范作答争取少扣分


一些同学考试时题题被扣分,大多是答题不规范,抓不住得分要点。如立体几何证明的次要条件要交待,分类讨论问题最后有综上可得,应用题最后要回答题目的设问,函数应用题要有定义域等。特别是问题(Ⅱ)要用问题(Ⅰ)结论来解决时,更要确保问题(Ⅰ)结果的正确性。

 

5.归纳考试窍门


熟练掌握数学方法,以不变应万变。一般同一份试卷,相同的方法不可能出现多次;同时,数学的主要方法在一份试卷上基本都能用得上。因此遇到思路一下不能突破的难题,要好好想想以前遇到的类似的问题是如何处理的,在已经作答好的题目中用过了哪些方法,常用的方法还有哪些没用得上,能否用来解决这个难题,只要平时多加分析,是不难发现解题思路的。

 

英语


一、狠抓词汇。


《考试说明》中所列词汇表是命题的依据,一定要过一遍。


建议重新梳理一遍笔记,并按照某种关联进行归类,如近义词、同义词的归类,注意区别易混词及短语,尤其注意词组搭配及动词用法,同时注重培养自己的“猜词”能力,善用构词法扩充词汇。


二、梳理错题。

 

梳理以往训练时出现的错误能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失误和失分。难点是因人而异的,因此要学会总结,争取记住自己犯过的错误,保证再次碰到类似的问题时不错。

 

三、真题训练。

 

1.单选:着重掌握语法、词法及句法;分析句子结构、动词的搭配;注意不同语境中动词时态、语态的运用;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、特殊句型;熟悉日常生活中的交际用语和常用谚语。

 

2.完形:要从文章的整体入手,注意上下文的逻辑关系。

 

3.阅读:注重五种能力的考查,即细节理解、词义猜测、图表理解、归纳主旨和推理判断。要紧扣原文,不可凭空想象。

 

4.书面表达:熟悉评分标准,每周一篇短文写作。认真审题,多读范文,增强谋篇布局、衔接段落、变换句式、使用高级词汇和复杂句型的能力。